2023年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《教育理論》10月15日專為備考2023年教育理論考生準備,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,逐步提升考試成績。
判斷題
1、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是一回事。
答 案:錯
解 析:雖然兩者有聯(lián)系,但也有區(qū)別,表現為:工作對象不同,心理咨詢主要面對正常人在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心理困惑;心理治療的主要對象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;遵循的模式不同,心理咨詢主要遵循發(fā)展與教育模式,心理治療遵循醫(yī)學模式;工作任務的側重面不同,心理咨詢針對個體的生活,心理治療針對個體的疾病。
2、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工作對象是不同的。
答 案:對
解 析:正確。心理咨詢主要面對的是正常人在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心理問題,如青少年的生活適應、學習焦慮、職業(yè)選擇、人際關系、戀愛等意識層面的問題。心理治療的主要對象則是有心理疾病的人,如神經癥、精神疾病、性心理障礙、行為障礙等心理障礙和身心疾病,它更多涉及潛意識層面的問題。
單選題
1、家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()
- A:融合性
- B:情感化
- C:理智性
- D:全面性
答 案:A
解 析:融合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點。即家庭教育與家庭生活是融為一體的,家庭教育與家庭生活在各個方面交叉滲透,而且隨著家庭生活的變化和受教育者的發(fā)展不斷地變換著形式和內容。
2、有的家長讓孩子在幼兒時就學習小學語文、數學等內容,導致一些孩子上小學后不想學習任何新知識,甚至變得性格孤僻。這些家長的做法違背了兒童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中的()
- A:個別差異性
- B:階段性
- C:不平衡性
- D:穩(wěn)定性
答 案:B
解 析:人的發(fā)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。在一定的年齡階段,人的生理與心理兩方面就會出現某些典型的、本質的特征,即年齡特征。如童年期的注意是無意注意占優(yōu)勢,有意注意不穩(wěn)定、不持久;思維具有較大的具體性和形象性,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等。
主觀題
1、智商的計算不需要考慮年齡因素。
答 案:錯誤。比率智商就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;離差智商衡量的是個體的智力在同年齡組中所處的位置。所以,智商的計算需要考慮年齡特征。
解 析:比率智商就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;離差智商衡量的是個體的智力在同年齡組中所處的位置。所以,智商的計算需要考慮年齡特征。
2、浮云中的太陽或月亮好像運動一樣,這是誘動知覺。
答 案:正確。這是誘動知覺。即指靜止之物,因周圍其他物體的運動,而看上去好像運動的知覺。
填空題
1、希臘人創(chuàng)造了分科形式的“七藝”:即文法、修辭、辯證法、算術、幾何、天文學、()。
答 案:音樂
2、技能的形成是有分解模仿、()、和協(xié)調熟練三個階段組成。
答 案:整體掌握
論述題
1、試述成敗歸因理論的基本內容以及其在激發(fā)學生學習動機中的運用。
答 案:(1)心理學家韋納將活動成敗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主要因素:能力高低、努力程度、任務難易、運氣好壞等;這些因素又可以歸為三個維度:內外維度、穩(wěn)定性維度和可控性維度。韋納認為,每一維度對動機都有重要的影響。在內外維度上,如果將成功歸因于內部因素,會產生自豪感,從而動機提高;歸因于外部因素,則會產生僥幸心理。將失敗歸因于內部因素,則會產生羞愧感;歸因于外部因素,則會生氣。在穩(wěn)定性維度上,如果將成功歸因于穩(wěn)定因素,會產生自豪感,從而動機提高;歸因于不穩(wěn)定因素,則會產生僥幸心理。將失敗歸因于穩(wěn)定因素,則會產生絕望感;歸因于不穩(wěn)定因素,則會生氣。在可控性維度上,如果將成功歸因于可控因素,則會積極地去爭取成功;歸因于不可控因素,則不會產生多大的動力。將失敗歸因于可控因素,則會繼續(xù)努力;歸因于不可控因素,則會絕望。(2)根據該理論,良好的歸因模式可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。因此,在激發(fā)學生學習動機時,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和積極歸因;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歸因訓練,引導學生將成敗歸因為努力程度。
2、試述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。
答 案: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,說服教育,啟發(fā)自覺,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,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,并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。這一原則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提出的,符合德育過程的規(guī)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征。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:(1)堅持正面教育原則,以科學的理論、客觀的事實、先進的榜樣和表揚鼓勵為主,教育和引導學生。(2)堅持擺事實,講道理,以理服人,啟發(fā)自覺。在進行說理教育時,做到事要實、理要真,情理交融。(3)建立健全學校規(guī)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、守則等,并且嚴格管理、認真執(zhí)行,督促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。